效率、时间、休整 ∞
chatter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ull boy.
劳逸结合的话题已被说烂了,事情那么多,哪有时间来玩。或者光玩,懒得去做事情,想到事情就退缩,一玩了之。
两个极端。
效率,这个很难具体说清的概念,并不是一直working都可以一直保持的,虽然有这样的人,但我承认自己办不到。有同事在用“眼睛护士”,PC端的一个软件,每45分钟自动锁住你的屏幕,动弹不得,强制你休息。和番茄工作法有点类似,不过后者主要强调的是25分钟内的不间断紧张奋斗。但是总体思想就是高效紧张地干,然后自然轻松地玩。
我喜欢用evernote,在什么终端上都可以同步。每天我会在上面写上一个日期为标题的笔记,下面是当天要做的事。早上起来,投入的去完成清单上的任务,1个小时休息一次,走动走动,5分钟后继续。干活的时候,全身心地投入,休息的时候一点也不去想刚干的事,深呼吸,走走,和同事说说笑,刷刷微博,喝点咖啡……
中午睡不睡对我一整个下午的效率影响还是比较大的,扒桌子上,目前基本是2-3分钟内就睡着了,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自然醒来,一个下午的精神就来了。起来时,配上一杯咖啡,几口干,然后毅然地纵身投入下午的任务中。晚上8-9点钟开始有点疲惫,这时的效率最低,与其慢慢地思考,不如一头扎进被窝,爽爽地睡个懒觉再起来。
这些也是从平时的经验中总结,说这么多自己的示例主要还是想表达一个思想:
效率并不是一直不停地拼命工作得来的,适时适当地投入,配合忘我的休整娱乐,或许你会干得更爽,生活得更快乐,而你的任务也能一样如期完成。因为用效率填上的时间差,正好补上你休整/睡觉的时间。
所以,感觉累了吗?先睡一觉再说吧。